石家庄成京津冀第三极希望巨大东部新城寄予厚望(2)

扫描到手机 金融 来源:汉网 发布日期:2014-09-23 09:07 字号:T|T

摘要:在北京和天津之间,石家庄适合以工业化立足;在河北省内,与唐山和沧州的“沿海模式”不同,与涿州等13地的“环首都模式”也不同,石家庄必须建立以内生性增长为主的“大陆模式”

以空间换时间

以空间换时间,积小胜为大胜。此一战略,是中国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共识,亦是一切经济后发区域“后发先至”的通用战略。

在区域经济发展中,亦普遍存在时间(效率或者说速度)与空间的置换问题。改革开放早期的优先发展沿海战略,即是典型的以时间换空间,而等沿海基本实现工业化后,中国开始实行全面、均衡发展的战略,又变为以空间换时间。

事实上,作为后发国家,中国更适合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。

目前的一些发达区域,其发展速度已经滞后于内地,前不久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,中西部城市增速已经全面超过了沿海,而广东、上海、北京等,经济增速更是下降非常明显,北京的增速甚至全国倒数。

受制于战略腹地狭小,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和区域,其潜力已经几乎挖尽。如深圳,其早期发展,长期由关内的经济特区带动,而最近几年增长变慢,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战略腹地不够,发展几乎达到极限。由此,不得不扩关。而整个珠三角要突破发展瓶颈,就需要将珠三角外的地区拉上自己的战车。

同样,在京津冀经济圈内部,此前的两极北京和天津,在传统产业领域均已达某种极限。北京目前已经完成了产业转型,其服务业达到75%以上,为大 陆城市最高。其传统产业不可能再复兴,而天津前几年发展快速,则是依靠滨海新区破局,投资布局已基本完成,不可能年年如此。也就是说,天津也难以找到新的 战略腹地。

石家庄则不同。此前,石家庄市区面积仅156平方公里,严重压缩了其发展空间。石家庄弱在县域经济,而非城区经济。在都市区组团县市纳入市区统一规划之后,石家庄的都市区总面积扩张为2817平方公里,是之前的十几倍,战略空间急剧扩大。

自2008年至2012年,石家庄GDP五年增长分别为11.0%、11.1%、12.2%、12.0%、10.4%,略高于河北省同期整体水 平,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目前,石家庄实施中东西分区发展战略,均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为重点,特别是中部和东部,如果能够实现和目前石家庄主城区接近的发 展程度,则几乎等于再造好几个石家庄,其未来潜力惊人,崛起为京津冀第三极,希望巨大。

传统产业改造是重点

2013年,石家庄的三大产业比例为9.8:47.2:43.0。无论是河北省还是石家庄市,其三产比重,都没有超过50%。由此看,石家庄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,尚未完成彻底的工业化。

石家庄乃至河北三产的比重偏低,某种程度上受到北京的影响。如同香港的存在,使很多珠三角重镇三产比重下降一样,北京作为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最 重要的城市,其发达的服务业,分流了石家庄乃至河北的三产。但是,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北京的转型也给石家庄提供了机会,石家庄可以借助北京和天津的力量, 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同时,完成对其传统制造业的改造。

从这个角度来说,继续加大工业化,是石家庄未来发展的重点,亦符合京津冀经济圈内部城市的分工需求。

而在目前石家庄的规划中,很多都涉及到高端服务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。事实上,由于受制于北京和天津,无论如何,石家庄都难以成为区域性高端服务 业中心。此外,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,石家庄也不可寄望过高。天津的滨海新区将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,保定在打造电谷,而邢台亦宣称要打造光伏产业基地。所 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究竟有多大,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,群雄并起,石家庄并无独到优势,最多是机会均等。

因此,在以新兴产业为“奇兵”的同时,石家庄更需要发展制造业,重点完成传统产业的升级,方为久远之道。比如,石家庄是中国医药制造业领军城 市,但在整个医药制造业中,石家庄的原料制造占70%,成品只有30%。如果能够完成产业链延伸,从原料上升到成品,则前景广阔。其余产业亦存在类似的机 会。此外,实现企业的改制重组也是一种转型模式,华北制药借与冀中能源的联姻,完成了自身的再造,亦可成为未来石家庄众多企业转型的镜鉴。

责任编辑:姚玲玲 关键字:石家庄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
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:
  • 支持 支持 0票
  • 努力 努力 0票
  • 雷人 雷人 0票
  • 无聊 无聊 0票
  • 难过 难过 0票
  • 愤怒 愤怒 0票

精彩组图

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, 点击查看>>

发表评论 用户名:置家网友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
已有 0 条评论, 点击查看>>